男性尖锐湿疣外用药

发布时间:2022-04-27   点击数:61

继《尖锐湿疣诊疗指南(2014)》版发布后,时隔7年,我国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和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性病委员会中长期从事性病临床、预防和研究的专家及其团队,按照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方法和步骤,遵照最新的国内外尖锐湿疣研究进展和国内临床实践,并结合我国国情,经过反复讨论与斟酌,重新修订。最终形成新版指南《中国尖锐湿疣临床诊疗指南(2021完整版)》。并于2021年4月见刊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希望能够从病原学、自然病程、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特殊部位的治疗、特殊情况的处理、随访、判愈与预后、性伴的管理、预防、健康促进与保健方面给从事尖锐湿疣诊疗的各级医务工作者提供诊疗的建议和参考。


最新指南|中国尖锐湿疣临床诊疗指南(2021)

2021年4月第35卷第4期


更新要点

一.病原学

截止至目前,已鉴定出的HPV亚型有200多种,其中40多种亚型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并感染肛门生殖器区。而90%~95%的尖锐湿疣病例是由低危型病毒HPV6型和11型引起的。

二.致病机理

HPV 生命周期始于通过微小创伤感染基底细胞,其基因组在宿主基底细胞中保持低拷贝数。上皮细胞分化后,病毒复制到高拷贝数并表达衣壳基因( L1 和L2) ,产生后代病毒体从上皮表面释放。动物实验显示HPV 可以长期低拷贝表达于基底细胞中,并可以逃逸机体的免疫监视,而免疫抑制状态可以触发HPV 病毒的重新激活。

尖锐湿疣首次出现后,疣的数量和大小可能会增加,也可能会自行消退。即使肉眼可见的疣体消退后,HPV感染可能仍持续存在,机械刺激、损伤、免疫抑制、炎症及其他细胞外因素均会影响潜伏感染细胞中的病毒拷贝数,可能导致疣体复发。

三. 流行病学

新版指南指出肛门-生殖器HPV感染常见,从宫颈细胞学样本估计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细胞学正常人群的校正感染率为11.7%。大部分为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2008-2016年国家性病监测点尖锐湿疣报告发病率为(24.65~29.47)/10万,低于全球发病率。

指南强调,感染者是HPV的传染源。其生殖器皮肤黏膜内含有较多的HPV,是HPV贮存库,也是病毒播散源,可通过性接触而传染给配偶或性伴,包括同性恋者中的互相传染。

因此,性传播途径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此外也有垂直传播、间接接触传播的可能性。其中,年龄、微生物感染、行为因素、免疫抑制等均为HPV感染的高危因素。

四. 临床表现与诊断

1、提示人体暴露于HPV后,亚临床感染或潜伏感染可能是最常见的形式。亚临床感染是指肉眼观察皮肤黏膜表面正常,但辅助检查(如醋酸白试验、皮肤镜、阴道镜、电子肛肠镜、病理检查等)有可能发现异常病变。潜伏感染是指皮肤黏膜表面外观正常,其他辅助检查均为阴性,仅HPV核酸检测阳性。

2、辅助检查新增皮肤镜、阴道镜、肛门镜、直肠镜和尿道镜等作为常用辅助检查手段。并且强烈推荐以下人群须行病理学检查::①诊断不确定;②非典型皮损(例如溃疡、出血、色素沉着、硬化、与周围组织粘连等);③经标准治疗后效果不佳,顽固且容易复发;④在治疗期间病情恶化;⑤巨大尖锐湿疣。

五. 治疗

1、新增有条件者使用传统中药制剂:在我国以含鸦胆子、苦参、金银花、大青叶、百花蛇舌草、露蜂房、蛇床子等中药为主的复方外用制剂已使用多年。研究显示其通过细胞毒性作用对HPV有抑制和杀灭作用。通过参考文献核实确认,指南中所指该药物为“派特灵”中药制剂。

2、对于特殊部位的尖锐湿疣如阴道、尿道尖锐湿疣以及特殊人群如儿童尖锐湿疣的治疗,同样新增有条件者推荐以上复方中药制剂治疗。

六. 随访和愈后

建议患者在治疗后的最初3个月,至少每2周随诊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如发现有新发皮损或创面出血等)应随时就诊,以便及时处理。如果一个疗程后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应更换治疗方法。3个月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随访间隔期,直至末次治疗后6~9个月。

尖锐湿疣的临床判愈标准为治疗后疣体消失。治疗6~9个月后无复发者,则视为痊愈。

七. 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仍为预防HPV感染的主要措施。性行为时采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降低生殖道和HPV感染相关疾病(如尖锐湿疣或宫颈癌)的危险性,但应告知患者安全套只能提供部分防护。当伴侣一方患有尖锐湿疣,另一方未被HPV感染时,应避免性行为。此外,有条件的患者建议接种疫苗。

八. 健康促进

1、尖锐湿疣患者应进行性传播疾病的筛查,尤其是梅毒和HIV。

2、女性患者应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但不需要比普通人群频繁。

3、患者6个月内所有性伴都应接受性病筛查和体格检查,同时为其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的女性性伴应做宫颈细胞学筛查及HPV检查。

4、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

最新指南|中国尖锐湿疣临床诊疗指南(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