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艾健康养生网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黄柏的作用与功效

发布时间:2021-11-17   点击数:148

  1、治湿热下注之带下黄浊臭秽,常配山药、芡实、车前子等,如易黄汤(《傅青主女科》);若治湿热下注膀胱,小便短赤热痛,常配萆薢、茯苓、车前子等,如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

  2、治泻痢,常配白头翁、黄连、秦皮等药用,如白头翁汤(《伤寒论》);若配栀子用,可治湿热郁蒸之黄疸,如栀子柏皮汤(《伤寒论》)。

  3、治湿热下注所致脚气肿痛、痿证,常配苍术、牛膝用,如三妙丸(《医学心悟》)。若配知母、熟地、龟甲等,可治阴虚火旺之痿证,如虎潜丸(《丹溪心法》)。

  4、治阴虚火旺,潮热盗汗、腰酸遗精,常与知母相须为用,并配生地黄、山药等,如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或配熟地黄、龟甲,如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5、治疮疡肿毒,内服外用均可,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以本品配黄芩、黄连、栀子煎服;又如二黄散(《痈疽神验秘方》)以本品配大黄为末,醋调外搽;治湿疹瘙痒,可配荆芥、苦参、白鲜皮等煎服;亦可配煅石膏等份为末,外撒或油调搽患处,如石黄散(《青囊秘传》)。

  1、黄柏配白头翁:黄柏长于泻肾火,清下焦湿热;白头翁入胃大肠经,能入血分清肠热善除肠胃热毒蕴结,为治热痢要药。二药相须为用,泻热燥湿清肠解毒之力大增。适用于湿热痢疾。

  2、黄柏配细辛:黄柏以泻肾火,清下焦湿热为专长;细辛辛温性烈,上疏头风,下通肾气,并能通窍止痛。二药配伍,寒热并用,相辅相成,细辛温性被黄柏所抑,但能入少阴通肾气而开窍,利于行水气,助黄柏泻相火,清湿热。适用于尿频尿急而排尿不畅及尿路疼痛者。

  3、黄柏配肉桂:黄柏苦寒,清相火而燥湿坚阴;肉桂辛甘大热,温补肾阳,益火消阴。二药相须为用,温阳化气而不生邪热,能使阳入于阴,燥湿清热而不寒滞,使阴出于阳。适用于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湿热内停所致的小便不利、尿闭。

  4、黄柏配苍术:黄柏苦寒,气味俱厚,性沉而降,以清下焦湿热为长;苍术味辛主散,性温而燥,化湿运脾,祛风除湿,通治内外湿邪。二药配伍,苍术得黄柏,燥湿之力大增;黄柏得苍术,以温制寒,清热而不致损阳。二药相使相制,并走于下,清热燥湿之功显著。适用于热痹,湿热下注之筋骨肿痛、下肢痿软,湿热带下及湿疹等。

  5、黄柏配龟甲:黄柏性寒沉降而润,长于泻相火而救肾水;龟甲性凉,气味厚浊,为纯阴之品,入肝肾,能补肝肾而滋阴降火。二药相须为用,养阴而不敛邪,清利而不伤阴,滋中有降,清中有补,标本兼施,共奏滋阴降火之功。适用于肝肾不足、阴虚火旺之骨蒸劳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筋骨不健等。

  1、生黄柏、盐黄柏、酒黄柏、黄柏炭:生黄柏苦燥性寒而沉,泻火解毒、燥湿作用较强,多用于湿热痢疾、黄疸、热淋、足膝肿痛、疮疡肿毒、湿疹等。盐黄柏苦燥之性缓和,滋阴降火、退虚热作用较强,主治阴虚发热、骨蒸盗汗、遗精、足膝痿软、咳嗽咯血。酒黄柏苦寒之性降低,免伤脾阳,并借酒升腾之力,引药上行,善清上焦之热,用治热壅上焦之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及赤白带下。黄柏炭清湿热之中兼具涩性,多用于便血、崩漏下血。

  2、黄芩、黄连、黄柏:三药均味苦性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相须为用,治湿热、火毒诸证,如湿热泻痢、湿热黄疸、热毒痈肿、目赤肿痛、血热吐衄及其他诸脏腑火热证。不同的是:黄芩主入肺与大肠经,兼入胃与胆等经,作用偏于上焦及大肠,善清肺与大肠之火,且止血作用显著,尤善治温病热入气营血分、肺热咳喘、湿温、暑湿、湿热中阻、湿热淋痛及痔漏便血;还能清热安胎,治胎热之胎动不安。黄连大苦大寒,主入心胃,兼归肝与大肠等经,作用偏于心及中焦,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尤善治温病热入营血之神昏谵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肝火犯胃呕吐吞酸、湿热痞满,以及胃火炽盛消谷善饥;此外,少量用尚能健胃,与健脾胃药同用,可治脾胃虚弱。黄柏药力不及黄连,主入肾与膀胱经,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肾)火,退虚热,除下焦湿热,尤善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以及下焦湿热之尿闭、淋浊、带下、阴痒、足膝肿痛及脚气等。

  3、知母与黄柏:二者均苦寒而能清热泻火,退虚热,治阴虚内热证时每相须为用,如知柏地黄丸。然知母甘寒质润,尤善清泻肺胃气分实火,又兼滋阴润燥之功,清中寓补,治阴虚内热证可奏标本兼顾之效。黄柏苦寒较甚,以清热燥湿为主,兼能泻火解毒,多用于湿热、实火及热毒证;若用于退虚热,则以治标降火为主,常配补肾养阴之品。

  白带丸、泌尿宁颗粒、湿热痹颗粒(片)、如意金黄散、九圣散。

  易黄汤(《傅青主女科》)、萆薢分清饮(《杨氏家藏方》)、白头翁汤(《伤寒论》)、三妙丸(《医学正传》)、知柏地黄丸(《医方考》)。

  1、赤豆牛膝黃柏茶:

  (1)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湿热下注而致的下肢丹毒、红肿疼痛。

  (2)原材料:赤小豆15克,牛膝、川柏各10克。

  (3)做法:将赤小豆、牛膝、川柏,捣成粗末,置保暖瓶中,冲入沸水适量,加盖焖20分钟后热服。

  (4)用法:频频代茶饮用,每曰1剂。

  2、鼻渊黄柏茶:

  (1)功效:清热燥湿、解毒通窍。主治:“鼻窒”、“鼻渊”而引起的鼻塞日久、脓涕不断、鼻黏膜红肿,或伴寒热头痛、眉额胀痛。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慢性鼻炎、副鼻窦炎。亦可用于化脓性中耳炎。

  (2)原材料:龙井茶15克,川黄柏9克。

  (3)做法:上药研为细末,置热水瓶中用适量沸水冲泡,加盖焖15分钟。

  (4)用法:代茶饮用。每日1剂:或将细末直接吹入两侧鼻腔内,每日2-3次。

  3、黄柏知母酒:

  (1)功效:滋阴降火。主治阴虚火旺、骨蒸劳热、年老之人足膝疼痛、软弱无力。

  (2)原材料:黄柏40克,知母40克,龟板40克,黄酒1升。

  (3)做法:黄柏炒成褐色知母炒约10分钟,龟板炙酥。以上三味,共研粗末,入纱布袋中,扎口,浸入酒中封口。浸泡15日后,过滤去渣留液,备用。

  (4)用法:每日1次,每次10毫升,午饭后饮用。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黄柏是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临床上,黄柏以清热燥湿为主。可以与以下药物配伍使用:1、配伍白头翁、黄连、马齿苋,可治疗湿热、痢疾。2、配伍赤勺可治疗湿热黄疸型肝炎。3、配伍酱草、当归可治疗慢性盆腔炎。4、配伍苍术、牛膝、薏苡仁等可以降尿酸,治疗痛风。5、配伍桃仁可治疗老年性的前列腺增生症。6、配伍龙胆泻肝汤,可以治疗皮肤疱疹。

  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

  黄柏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材,可以治疗非常多的疾病,例如肝硬化、慢性肝炎、肺结核等病症,除了这些病症外,黄柏在清热、泻火、解毒方面也是有很好的口碑的!

  药理作用

  黄柏与同样含较多的小檗碱,故其药理作用亦大体相似,参见"黄连"条。但含量较黄连低,并含有其他成分,作用亦有些差异。

  ①降压作用

  黄柏对麻醉动物静脉或腹腔注射,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颈动脉注射较静脉注射的更强,因此降压可能是中枢性的。

  ②抗菌作用

  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宋内氏除外)等均有效,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几乎无效,有报告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效者。

  ③其他作用

  黄柏碱或昔罗匹林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小鼠的自发活动、各种反射均受到抑制。

  黄柏的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①《药性论》记录:"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

  ②《别录》记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③《本经》记录:"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④《珍珠囊》记录:"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

  ⑤《日华子本草》记录:"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

  ⑥《本草拾遗》记录:"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

  ⑦《兰室秘藏》记录:"泻冲脉之邪。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

  ⑧《用药心法》记录:"治疮痛不可忍者。"

  ⑨《医学启源》记录:"《主治秘诀》云,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⑩《纲目》记录:"敷小儿头疮。"

  ⑾《现代实用中药》记录:"打扑挫筋等,磨粉调如泥状涂贴。"

  黄柏的应用与药方:

  临床应用

  ①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②治疗细菌性痢疾

  ③治疗肺炎

  ④治疗肺结核

  ⑤治疗肝硬化、慢性肝炎

  ⑥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⑦治疗急性结膜炎

  ⑧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⑨治疗慢性上颌窦炎

  ⑩治疗耳部湿疹

  ⑾黄柏所致过敏性药疹

  附方

  ①治妊娠及产后寒热下痢:黄檗一斤,黄连一升,二十枚。上三味,细切,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拂,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把,生姜二两。(摘自《千金翼方》)

  ②治痢疾:黄柏300克,翻白草450克,300克。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黄柏200克,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100克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干,研细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摘自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③治小儿热痢下血:黄檗半两,药四钱。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大者加丸数。(摘自《阎氏小儿方论》)

  ④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擘),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摘自《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⑤治消渴尿多能食:黄檗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饮数日。(摘自《独行方》)

  ⑥治小儿热泻:黄檗,焙为末,用米汤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摘自《十全博救方》)

  ⑦治白淫,梦泄遗精及滑出而不收:黄檗一斤(放新瓦上烧令通赤为度),真蛤粉一斤。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酒下。(摘自《素问病机保命集》珍珠粉丸)

  ⑧治热甚梦泄,怔忪恍忽,膈壅舌干:黄檗(去粗皮)一两。搀罗为末,入龙脑一钱匕,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十九丸,浓煎汤下。(摘自《圣济总录》清心丸)

  ⑨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黄檗(炒)、(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省,加酒少许佐之。(摘自《丹溪心法》二妙散)

  ⑩降心火,益肾水:黄檗三两,一两半,甘草一两。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棍子大。每服五个丸,用肉苁蓉半两,切碎,用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早空心煎三、四沸,去滓,以清酒送下。(摘自《奇效良方》封髓丹)

  ⑾降阴火、补肾水:黄檗(炒褐色)、知毋(洒浸,炒)各四两,热地黄(酒蒸)、龟板(酥炙)各六两。上为末,猪脊髓、蜜丸。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下。(摘自《丹溪心法》大补丸)

  ⑿治下阴自汗,头晕腰酸:黄柏三钱,苍术四钱,川椒三十粒,加水20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100毫升,一日三次,二日服完。(摘自《中级医刊》(3):177,1966)

  ⒀治口中及舌上生疮:捣黄檗含之。(摘自《千金方》)

  ⒁治小儿蓐内赤眼:黄檗,以乳浸,点之。(摘自《小品方》)

  ⒂治时行赤目:黄檗,去粗皮,为末,湿纸包裹,黄泥固,煨干。每用一弹子大,纱帕包之,浸水一盏,饭上蒸熟,乘热熏洗。一丸可用三、五次。(摘自《眼科龙木论》五行汤)

  ⒃治唇疮痛痒:黄檗末,以野蕾薇根捣汁调涂。(摘自《圣济总录》)

  ⒄治口疳臭烂:黄檗五钱,铜绿三钱。共为末掺之,去涎,愈。(摘自《小品方》)

  ⒅治小儿重舌:黄檗,以竹沥渍取,细细点舌上。(摘自《千金方》)

  ⒆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黄檗、等分。捣罗为末,以猪脂调敷之。(摘自《圣惠方》)

  ⒇治男子阴疮损烂:㈠煮黄檗洗之,又白蜜涂之。㈡黄连、黄檗等分,末之,煮肥猪肉汁,渍疮讫,粉之。(摘自《补缺肘后方》)

  (21)治痈疽肿毒;黄檗皮(炒)、川乌头(炮)等分。为末调涂之,留头,频以米泔水润湿。(摘自《濒湖集简方》)

  (22)治奶发,诸痈疽发背及妒乳:捣黄檗末,筛,鸡子白和,厚涂之。干,复易。(摘自《补缺肘后方》)

  (23)治小儿脐疮不合:黄檗末涂之。(摘自《子母秘录》)

  (24)治小儿脓疮,遍身不干:黄檗末,入枯矾少许掺之。(摘自《简便单方》)

  黄柏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各型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尤强。在黄连解毒汤中黄连、黄柏的抗菌活性有协同作用。对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多种真菌、滴虫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黄柏还有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有明显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其机制与其对细菌呼吸和RNA合成的强烈抑制有关,还能明显减少金葡菌毒素的生成并促进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

  黄柏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其所含的多种生物碱如小檗碱、黄柏碱、巴马亭、药根碱、木兰花碱均有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与阻断神经节、抑制血管中枢、抗交感神经介质有关。

  黄柏对实验性溃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抗溃疡活性比小檗碱为强。黄柏、小檗碱、黄柏酮能兴奋肠平滑肌,促进肠管收缩;黄柏内酯能使肠管弛缓。本品对胰蛋白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功效,此作用与小檗碱无关。

  黄柏这种所含有的柴胡檗有降脂、利胆的作用,能促进胆汁和胰液分泌,促进胆红素排出。黄柏煎剂6.25-100%体外试验,对乙型肝炎抗原有抑制作用。黄柏碱对慢性肝炎有一定作用。